穩健,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。
真正的成長,不是順風順水,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。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,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。特別是在熊市週期,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。
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。作爲內部人,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——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,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%,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,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;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,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。
更重要的是,穩健並不等於守成,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,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。
歡迎閱讀完整報告:https://www.gate.com/zh/announcements/article/46117
陳茂波:香港融資角色將更加重要
11月25日,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2024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上市公司高峰論壇時表示,大灣區的GDP(本地生產總值)已經相當於意大利等中型規模發達經濟體,是我國經濟活力最強、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。他認為,從大灣區企業的視角,香港可以從三個角度發揮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作用,其中包括提供資本平台、助力企業國際佈局以及發揮超級聯繫人的角色。他指出,香港將在大灣區企業國際化發展、做大做強的進程中,為各企業家創造更大的價值和機遇。
第一,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,一直為大灣區企業提供國際化、高質量、全鏈條和綠色的籌融資服務,而這個角色在未來將會日益重要。過去30年,香港一直是內地企業取得國際資本的首選平台,過去幾年,香港推動了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,便利新經濟公司、特專科技企業上市籌資,同時貢獻國家新興科技產業的發展。
而除了股票市場以外,香港在亞洲都處於領先的位置,債券、綠色金融、私募基金、風投創投等方面,能為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和不同的需要提供資金支持。在地緣政治的陰霾下,內地企業到西方市場籌融資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,香港正因應形勢,推動更多證券和金融市場的改革,以匯聚更多的海內外資金,支持大灣區的項目和企業發展所需。
第二,香港是大灣區以至全國企業出海的首選基地。事實上,不少內地企業已因應時勢,把產業鏈和供應鏈佈局「全球南方」和「一帶一路」國家,推動深度的國際産業分工和合作。在這個過程中,企業需要項目和貿易融資、專業諮詢服務,也需要管理其財資、物流運輸,以至宣傳推廣等服務。香港擁有世界頂級的專業服務、資金和高端人才匯聚、國際聯繫廣泛,可以支持其開拓國際市場,把握好國際循環的龐大機遇。今年的《財政預算案》和《施政報告》都提出,要構建服務內地企業的高增值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。
第三,香港將會更好發揮「超級聯繫人」和「超級增值人」的角色,在鞏固與先進經濟體連接的同時,也積極深化與東南亞和中東等新興市場的關係,以開拓新的資金「活水」,促進更多雙向、互惠的資金流動和商務合作。最近香港與沙特在ETF方面合作,兩只投資香港股票市場的ETF(交易所買賣基金)在當地上市,雙方也簽訂了多項涉及金融和創科領域的協議,當中包括設立共同投資基金,支持香港和大灣區的企業到沙特興業和開拓市場。展望未來,特區政府會繼續推動簽訂更多自由貿易協定、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,並組織更多香港以至大灣區的商務代表團「走出去」,也會促成更多新興市場的代表團「走進來」,為我們的企業開創更大的商機。
陳茂波認為,面對複雜和不確定的外部環境,挑戰和機遇並存的情況下,大灣區擁有的強韌的金融、經濟和科技實力,將使得企業在國際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只要準確識變、科學應變、主動求變,抓好機遇,不斷開拓新資金、開展新項目、新市場,一定可以為自身取得更好的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