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ounders Fund崛起之路:從PayPal黑幫到硅谷投資巨頭

從PayPal黑幫到投資帝國:揭祕Founders Fund發家史

Peter Thiel是一位非凡的人物。他能預見二十步後的棋局,並將關鍵棋子精準布局。他遊走於權力的核心地帶,行爲謹慎而反常,令人難以捉摸。他經常神祕消失數月,然後突然出現,拋出一句犀利的妙語、一項令人困惑的新投資,或是一場引人入勝的復仇行動。

Founders Fund是Thiel權力、影響力和財富的核心。自2005年成立,它從規模5000萬美元、團隊不成熟的基金成長爲管理數十億美元資產的硅谷巨頭,並擁有頂尖投資團隊。其形象具有爭議性,類似於20世紀90年代初的"壞小子軍團"。

從PayPal黑幫到投資帝國:揭祕Founders Fund發家史

業績數據佐證了Founders Fund的張揚做派。盡管基金規模持續擴大,其對SpaceX、比特幣、Palantir、Anduril、Stripe、Facebook及Airbnb的集中押注仍接連創造驚人回報。於2007年、2010年與2011年三期基金更創下風投史上最佳業績三部曲:分別以2.27億、2.5億和6.25億美元本金,實現26.5倍、15.2倍及15倍的總收益。

Peter Thiel擁有非凡的魅力。追溯Founders Fund起源時屢屢顯現。與Peter Thiel的偶然邂逅常令聽者着魔:有人爲他遷居城市,有人放棄顯赫職位,只爲多沉浸在他那"詭異"的思想中。

Ken Howery與Luke Nosek早在2004年與Peter Thiel聯創Founders Fund前多年就已臣服於這種魅力。Ken Howery的"皈依時刻"發生在斯坦福經濟學本科時期。Peter Thiel與Ken Howery的初次相遇源於《斯坦福評論》校友活動。隨着Howery升任高年級主編,兩人保持聯絡。在這位德州青年畢業前夕,Thiel拋出橄欖枝:是否願意成爲其新創對沖基金的首位員工?

在Nosek身上,Thiel發現了理想人才原型:才華橫溢又特立獨行,敢於探索常人怯於思考的結論。這種大腦強大、思想自由與對社會規訓的漠視,正契合Thiel的價值觀。

自1998年年中斯坦福演講,Founders Fund的三位創始人正式會面。盡管三人又花了七年時間創立各自的風投基金,但更深層次合作已即刻開展。

某種程度上,Founders Fund正是Peter Thiel的"Spite Store"。雖然Mocha Joe這個尖酸刻薄的家夥激勵了Larry David,但Thiel的舉動可視爲對紅杉資本Michael Moritz的回應。Moritz是牛津畢業記者轉型的投資人,堪稱風投界傳奇,負責雅虎、谷歌、Zappos、領英和Stripe的早期投資。

Moritz是一位兼具文學氣質的投資高手,在Thiel早期創業史中屢次成爲絆腳石。

PayPal收購案爲Thiel帶來的6000萬美元收益,進一步點燃其投資野心。即便在管理規模擴張期,他仍多線並進:追逐宏觀投資成就、系統化風投實踐、同時創立新公司。Clarium Capital成爲這些野心的核心載體。

這與Thiel的思維特質完美契合------他天生擅長把握文明級趨勢,且本能抗拒主流共識。這種思維模式很快在市場領域展現威力:Clarium的資產管理規模在三年內從1000萬美元飆升至11億美元。2003年通過做空美元獲利65.6%,經歷低迷的2004年後,2005年再度斬獲57.1%回報率。

與此同時,Thiel與Howery開始籌劃將零散的天使投資系統化爲專業風投基金。業績給了他們底氣:"當我們審視投資組合時,發現內部收益率高達60%-70%,"Howery表示,"這還只是兼職隨手投的結果。如果系統化運作呢?"

經過兩年醞釀,2004年Howery啓動募資,初期規模5000萬美元的基金原擬命名爲Clarium Ventures。他們照例邀請Luke Nosek以兼職身分加入。

相比對沖基金管理的數十億美元,5000萬看似微不足道,但即便有PayPal創始團隊光環加持,募資仍異常艱難。"比預期困難得多,如今人人都有風投基金,但當時這非常另類。"Howery回憶。

機構LP對如此小規模基金興趣寥寥。Howery曾希望斯坦福大學捐贈基金作爲錨定投資者,但對方因基金規模過小而退出。最終僅募得1200萬美元外部資金------主要來自前同事個人投資。

急於啓動的Thiel決定自掏3800萬美元(佔首期基金76%)補足缺口。"基本分工是Peter出錢,我出力。"Howery回憶道。考慮到Thiel的其他事務,這種分工實屬必然。

2004年的Clarium Ventures(後更名Founders Fund)陰差陽錯成爲硅谷最佳定位基金,這歸功於Thiel募資前完成的兩次個人投資。首項是2003年聯合創立的Palantir------Thiel再次身兼創始人與投資人雙重角色,與PayPal工程師Nathan Gettings及Clarium Capital員工Joe Lunsdale、Stephen Cohen共同啓動項目。次年他邀請斯坦福法學院同窗、特立獨行的卷發怪才Alex Karp出任CEO。

Palantir的使命極具挑釁性:借鑑《魔戒》中"真知晶石"的意象,運用PayPal反欺詐技術,幫助用戶實現跨域數據洞察。但與常規企業服務不同,Thiel將客戶鎖定爲美國政府及其盟友。"9·11事件後,我思考如何既反恐又保障公民自由,"他在2013年向某媒體解釋。這種政府導向的商業模式同樣遭遇融資困境------投資者對緩慢的政府採購流程充滿疑慮。

盡管未能打動沙丘路風投機構,Palantir卻獲得中情局旗下投資部門In-Q-Tel青睞。"這個團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們聚焦人機數據交互的執着,"一位前高管評價。In-Q-Tel以200萬美元成爲Palantir首個外部投資者,這筆投資日後爲Thiel帶來巨大財務與聲譽回報。Founders Fund後續累計投資1.65億美元,截至2024年12月持股價值達30.5億美元,回報率18.5倍。

但巨額回報尚需時日,Thiel在創立Clarium Ventures前的第二項關鍵投資見效更快:2004年夏,Reid Hoffman將19歲的Mark Zuckerberg引薦給老友Thiel。這對政見相左卻惺惺相惜的PayPal戰友對社交網絡早有深度探討。當他們在Clarium Capital某辦公室會見Zuckerberg時,已具備成熟認知與投資決心。

"我們對社交網絡領域做了充分研究,"Thiel在某活動上坦言,"投資決策與會議表現無關------我們已下定決心投資。"這位穿着T恤配阿迪達斯涼鞋的19歲青年,展現出Thiel在《從0到1》中推崇的"阿斯伯格式社交笨拙"特質:既不刻意討好,也不恥於詢問陌生金融術語。這種脫離模仿性競爭的特質,正是Thiel眼中的創業者優勢。

會面數日後,Thiel同意以50萬美元可轉債形式投資Facebook。條款簡明:若2004年12月前用戶達150萬,債權轉股權獲得10.2%股份;否則有權撤回資金。盡管未達目標,Thiel仍選擇轉股------這個保守決策最終帶來超10億美元個人收益。雖然Founders Fund未參與首輪投資,但後續累計投入800萬美元,最終爲LP創造3.65億美元回報(46.6倍)。

Thiel後來將Facebook B輪融資視爲重大失誤。首輪投資時估值500萬美元,八個月後Zuckerberg告知B輪估值已達8500萬美元。"辦公室牆上的塗鴉依舊糟糕,團隊僅八九人,每天感覺毫無變化,"Thiel回憶道。這種認知偏差導致他錯失領投機會,直至C輪估值5.25億美元時才加倍押注。這讓他悟出反直覺的教訓:"當聰明投資者主導估值激增時,往往仍被低估------人們總是低估變革的加速度。"

從PayPal黑幫到投資帝國:揭祕Founders Fund發家史

Sean Parker加入Founders Fund,這引發了投資者的憂慮。宣布任命的報道直言:"其過往經歷令部分LP緊張"。Parker本人也坦言:"我始終缺乏安全感,會議後總自問是否提供了價值?"

這種擔憂引來了老對手Mike Moritz的阻擊。2004年募資5000萬美元後,Founders Fund於2006年再度出擊,目標1.2-1.5億美元。此時團隊已煥然一新:Parker加入、Nosek全職加盟,加之Thiel作爲Facebook首位外部投資者的光環,這家原屬對沖基金副業的小機構正蛻變爲新興勢力。

此舉顯然觸怒了Moritz。據Howery等人回憶,這位紅杉掌舵人試圖阻撓其募資:"在我們募集第二期基金時,紅杉年會上赫然出現警示幻燈片------'遠離Founders Fund'。"兩年後加入的Brian Singerman補充細節:"他們威脅LP若投資我們,將永久失去紅杉準入資格。"

這記"回旋鏢"反而助推了Founders Fund:"投資者紛紛好奇:爲何紅杉如此忌憚?這反而釋放了積極信號,"Howery表示。2006年,該基金成功募集2.27億美元,Thiel出資比例從首期的76%降至10%。Howery指出,"某大學捐贈基金領投,標志着我們首獲機構投資者認可"。

隨着早期投資初見成效,Founders Fund獨特的投資哲學開始顯現威力。Thiel對制度化管理的厭惡使基金前兩年處於"高效混沌"狀態。Howery奔波於項目挖掘,而團隊拒絕固定議程與例行會議。

核心團隊形成能力互補:"Peter是戰略思想家,專注宏觀趨勢與估值;Luke兼具創造力與分析力;我側重團隊評估與財務建模,"Howery分析道。Parker則補全產品維度:"他深知互聯網產品邏輯,Facebook經歷使其精通消費者互聯網痛點,能精準識別細分領域機會。"其個人魅力同樣成爲談判利器:"他極具感召力,在交易收官階段尤其出色。"

除Facebook與Palantir兩大標志性投資外,Founders Fund早期還押中6.89億美元售予某公司的Buddy Media,但也錯失YouTube------這本該是其"射程範圍內"的項目,因爲創始人Chad Hurley、Steve Chen、Joed Kareem均來自PayPal,最終被紅杉的Roelof Botha捕獲,僅一年後即以16.5億美元售予某科技巨頭。

2008年,Thiel在友人婚禮重逢老對手Elon Musk。這位PayPal舊將彼時已用套現資金創立特斯拉與SpaceX兩家公司。當風投市場追逐下一個消費互聯網熱點時,Thiel卻興趣漸失------這源於其斯坦福時期對法國哲學家René Girard學說的癡迷。"Girard的思想與時代格格不入,正合叛逆本科生胃口,"Thiel回憶道。

Girard提出的"模仿欲望"理論:人類欲望源於效仿而非內在價值。該理論成爲Thiel解析世界的核心框架。Facebook崛起後,目睹風投界集體追逐社交產品的模仿狂潮,Founders Fund雖投資了本地社交網

查看原文
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,僅供參考(非陳述或保證),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,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。詳見聲明
  • 讚賞
  • 9
  • 分享
留言
0/400
熊市种菜人vip
· 07-24 19:30
这帮人真会玩
回復0
PanicSeller69vip
· 07-24 18:36
皮特大神还得继续看涨
回復0
airdrop_whisperervip
· 07-24 08:44
不愧是Thiel,玩的就是心跳
回復0
GateUser-00be86fcvip
· 07-23 22:07
大佬为什么总是这么神秘
回復0
区块链流浪诗人vip
· 07-21 20:00
玩大了 Thiel
回復0
空气币品鉴大师vip
· 07-21 19:57
硅谷皇帝真狠
回復0
WalletDetectivevip
· 07-21 19:51
这thiel真是个狠人。。。
回復0
AlgoAlchemistvip
· 07-21 19:49
资本圈真大佬啊
回復0
假装在读白皮书vip
· 07-21 19:48
贼坏但是贼有钱
回復0
查看更多
交易,隨時隨地
qrCode
掃碼下載 Gate APP
社群列表
繁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