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nfoFi與Web3內容傳播困境:信息繭房背後的結構性問題

robot
摘要生成中

Web3 內容傳播的結構性問題:不僅僅是 InfoFi 的影響

近期,有關 InfoFi 可能造成"信息繭房"的討論引發了廣泛關注。經過深入思考和案例分析,我認爲這個現象並非 InfoFi 獨有,而是內容傳播本身的結構性結果。InfoFi 只是讓這一現象變得更加明顯。

從本質上看,InfoFi 對項目方而言是一個加速器,旨在提高項目熱度和用戶認知。項目方通常會分配預算用於 InfoFi 活動,同時尋求能動員大型意見領袖的營銷機構合作。

信息繭房的形成通常始於上層內容。大型意見領袖接受廣告並發布內容,中小型意見領袖跟風,再加上社交平台算法的推薦機制,最終導致用戶的信息流中充斥着關於同一項目的相似內容。

這種現象在 InfoFi 出現之前就已存在。意見領袖一直在接受推廣、撰寫文案和發布廣告。InfoFi 只是將這種內容投放機制系統化,使傳播規律更加清晰可見。

InfoFi 之所以被認爲放大了信息偏差,是因爲它提高了信息的組織和擴散效率,但這種效率是建立在現有"注意力結構"基礎上的加速,而非顛覆。項目方傾向於將預算投向大型意見領袖,這些內容率先上線;InfoFi 機制又激勵中小創作者在短時間內集中輸出,社交平台算法隨即識別出熱門主題並持續推薦,形成閉環。

內容源頭的相對集中和創作者的相似寫作目標(參與、得分、獲得曝光)導致了內容的表面多樣但實質相似,給用戶造成"被困在單一項目敘事中"的感覺。

因此,InfoFi 並未制造信息偏差,而是放大了原本存在的傳播結構偏差,將原本分散、緩慢發酵的信息流轉變爲集中爆發、廣域覆蓋的流量推送。

對於用戶的主要擔憂,如內容重復性高、質量低下、AI 同質化嚴重等問題,實際上並非 InfoFi 獨有。這些問題更多源於項目方的預算分配策略和市場關注度的集中。事實上,InfoFi 的評分模型有一定的對抗機制,機械化、缺乏辨識度的內容難以獲得高分。

爲了改善用戶體驗,可以考慮以下策略:

  1. 弱化項目上線的儀式感,減少"官方活動"的印象。
  2. 引入自助投放機制,讓項目方通過數據看板直接空投,使內容呈現更自然。
  3. 鼓勵項目方在代幣生成事件後悄悄發放空投,獎勵早期自然互動的用戶,而非公開宣布空投規則。

理想的狀態是,用戶參與內容創作不是爲了獎勵,而是出於真正的興趣。獎勵應該是一個意外之喜,而非主要動機。

總的來說,InfoFi 讓原有的傳播結構變得更加透明和明顯。真正需要解決的是如何使傳播結構更加健康,無論是通過提高參與門檻、優化激勵設計,還是引導項目方更自然地管理空投預期,目標都是讓"內容有意義",而不僅僅是"內容有數量"。

如果能實現這一目標,InfoFi 有潛力成爲 Web3 內容系統的重要基礎設施,而不僅僅是一個流量工具。

查看原文
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,僅供參考(非陳述或保證),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,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。詳見聲明
  • 讚賞
  • 6
  • 分享
留言
0/400
digital_archaeologistvip
· 3小時前
这茧房谁都跑不掉啊
回復0
ForkMongervip
· 07-15 18:41
smh... 又一个协议假装解决模因传播向量
查看原文回復0
链游脱坑专家vip
· 07-15 18:35
难逃套路 一切都是内卷的代价
回復0
区块链打工人vip
· 07-15 18:31
啊这谁不知道infofi就是copy to earn呗
回復0
调仓异常小助手vip
· 07-15 18:30
这也叫内容创新?
回復0
CoffeeNFTsvip
· 07-15 18:12
谁说infofi没价值 跟看不懂的人聊不来
回復0
交易,隨時隨地
qrCode
掃碼下載 Gate APP
社群列表
繁體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