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4 月,美國總統宣布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 104% 關稅,涵蓋科技、綠色能源、鋼鐵及汽車等多個關鍵領域。此舉被視爲對“貿易不公平”的強硬回應,市場普遍認爲這標志著全球化退潮加劇,並預示著新型冷戰經濟格局的形成。
政策公布後,全球股市連續四天暴跌,標普 500 指數跌破 5000 點,科技巨頭如蘋果、微軟股價大幅下挫,全球市值短短數日蒸發逾 10 萬億美元。黃金價格短暫上揚,但隨著美債收益率飆升迅速回落,整體宏觀市場面臨巨大壓力。
盡管加密貨幣不受關稅直接影響,但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動仍受波及。加密市場總市值從 3.9 萬億美元跌至 2.5 萬億美元,比特幣跌破 7.5 萬美元,ETH跌破 1400 美元,多數山寨幣大幅回調。值得注意的是,比特幣市佔率持續提升,反映主流幣種吸納小幣資金的結構性轉變。
鏈上數據顯示高價區間的比特幣持有者並未恐慌拋售,活躍地址數與交易量反而回升,表明資金仍在尋找入場機會。加密恐懼與貪婪指數跌至 17,處於極度恐慌區,情緒與鏈上行爲間存在短暫不一致,暗示市場或正進行估值調整。
長期來看,貿易戰帶來的結構性變化可能促使比特幣從“數字黃金”向更廣泛的避險資產轉型。但宏觀經濟與監管不確定性仍是挑戰。加密行業創新放緩,ETF利好尚未兌現,行業正處於信仰與現實的交鋒期。
此次關稅升級揭示去全球化趨勢與美元信任危機,加密資產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定位正經歷調整。未來數月將是觀察比特幣是否真正成爲避險資產的關鍵期,若能穩定或反彈,將成爲加密市場的重要信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