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加密监管新格局:CLARITY法案定义数字资产秩序美国加密监管框架正在迎来重大变革。继稳定币监管的天才法案成为法律后,CLARITY清晰法案正在立法程序中,旨在为加密货币行业建立更清晰的监管框架。与天才法案不同,CLARITY法案聚焦于加密货币的基本定义和监管权限分配,涉及公链、去中心化金融(DeFi)、代币发行等多个方面,并明确了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(CFTC)的职责范围。该法案与2024年的FIT21法案紧密相连,共同构建美国的加密监管体系。回顾历史,2008年金融危机后,Gary Gensler曾出任CFTC主席,推动了衍生品市场监管。2021年,Gensler再度出任SEC主席,将监管重点转向加密货币领域。然而,SEC在比特币ETF等问题上的态度引发争议,最终在2024年批准了比特币现货ETF。2025年,新一届政府上台后,选择了对加密行业更为友好的Paul Atkins接替Gensler担任SEC主席,标志着监管思路的转变。在此背景下,CLARITY法案应运而生。该法案将数字资产分为三类:数字商品、数字资产和稳定币。其中,稳定币被定义为支付工具,数字商品由CFTC监管,数字资产则归SEC管辖。法案明确了以太坊等去中心化公链代币的商品属性,并为代币发行设置了750万美元的豁免额度。CLARITY法案还对数字商品做出了详细定义。只要代币对公链、DeFi或DAO协议运行具有实际用途,就可被视为数字商品而非证券。然而,NFT被明确归类为资产。法案还区分了代币发行过程和运作过程的监管方式。尽管CLARITY法案为加密行业提供了更清晰的监管框架,但DeFi领域的监管仍存在模糊地带。未来可能需要单独制定DeFi法案,以应对这一复杂的金融创新领域。与此同时,Tornado Cash案件的进展也将对加密监管的司法实践产生重要影响。总的来说,美国正在逐步构建一个更全面、清晰的加密监管体系,这将对全球加密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。
CLARITY法案出台:美国加密监管框架重大变革
加密监管新格局:CLARITY法案定义数字资产秩序
美国加密监管框架正在迎来重大变革。继稳定币监管的天才法案成为法律后,CLARITY清晰法案正在立法程序中,旨在为加密货币行业建立更清晰的监管框架。
与天才法案不同,CLARITY法案聚焦于加密货币的基本定义和监管权限分配,涉及公链、去中心化金融(DeFi)、代币发行等多个方面,并明确了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(CFTC)的职责范围。该法案与2024年的FIT21法案紧密相连,共同构建美国的加密监管体系。
回顾历史,2008年金融危机后,Gary Gensler曾出任CFTC主席,推动了衍生品市场监管。2021年,Gensler再度出任SEC主席,将监管重点转向加密货币领域。然而,SEC在比特币ETF等问题上的态度引发争议,最终在2024年批准了比特币现货ETF。
2025年,新一届政府上台后,选择了对加密行业更为友好的Paul Atkins接替Gensler担任SEC主席,标志着监管思路的转变。在此背景下,CLARITY法案应运而生。
该法案将数字资产分为三类:数字商品、数字资产和稳定币。其中,稳定币被定义为支付工具,数字商品由CFTC监管,数字资产则归SEC管辖。法案明确了以太坊等去中心化公链代币的商品属性,并为代币发行设置了750万美元的豁免额度。
CLARITY法案还对数字商品做出了详细定义。只要代币对公链、DeFi或DAO协议运行具有实际用途,就可被视为数字商品而非证券。然而,NFT被明确归类为资产。法案还区分了代币发行过程和运作过程的监管方式。
尽管CLARITY法案为加密行业提供了更清晰的监管框架,但DeFi领域的监管仍存在模糊地带。未来可能需要单独制定DeFi法案,以应对这一复杂的金融创新领域。
与此同时,Tornado Cash案件的进展也将对加密监管的司法实践产生重要影响。总的来说,美国正在逐步构建一个更全面、清晰的加密监管体系,这将对全球加密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