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密技术迈向主流市场的机遇与挑战

加密货币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

近期,World公司创始人Alex Blania在一场加密圈盛会上揭示了公司的最新战略。尽管利用政策优势进军美国市场引人注目,但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向主流消费场景的突破性进展。这标志着加密货币正在逐步摆脱小众标签,真正进入日常商业领域。

World的这一战略颇具挑战性:说服美国民众通过虹膜扫描获取"真人认证徽章"并非易事,即便承诺保护隐私也难以取信于人。然而,该公司在过去三年里已为这一大胆计划做好了充分准备。

产品价值先行,Token激励其次

World早期也曾采用Token激励拉新的策略。这种被视为"比特币成功模式"的路径后来被许多项目效仿,但实际上因果关系被颠倒了。World在早期测试中就遇到了问题——过度激励确实吸引了用户,但也引来了隐私倡导者和部分开发者的批评。

比特币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,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提供了一种革命性的资产逻辑:去中心化、总量固定、不受央行控制。虽然矿工奖励和暴涨行情吸引了早期投机者,后期也吸引了机构和国家参与,但真正留下来的建设者看重的是它作为全新资产与支付系统的潜力。

加密世界同样需要遵循基本的经济规律。就像任何创业项目一样,首先要开发出实用的产品,然后才能考虑使用Token解决冷启动或生态激励问题。否则,再复杂的经济模型也只是纸上谈兵。

Blania这次提出了三个现实问题:交友、游戏和信用领域中人机难辨的困境。他将World的"真人证明"系统作为解决方案,解释了为什么值得用户通过虹膜扫描获取"我是真人"的凭证。

在AI快速发展的时代,我们迟早都会面临"证明自己是人类"的需求,World只是抢先一步而已。

a16z:加密货币应用的误区,被曲解的三大真相

应对"基础设施反转"

早期加密热潮时,许多人都投身其中。当时在设计比特币实验时,我们真诚地相信两三年内就能彻底改变支付和金融系统。十年过去,我们才刚刚起步。

要将加密产品推向更广泛的用户群,就必须与传统用户和商家习惯的体验保持一致。这意味着需要在旧系统和新技术之间搭建桥梁。这座桥梁往往需要做出一些在加密purists眼中不够纯粹的妥协。

但这个阶段是不可避免的。我们必须经历这段"新旧共存"的尴尬期——Andreas Antonopoulos称之为基础设施反转(infrastructure inversion)。想象一下:拨号上网占用电话线、第一辆汽车在石子路上颠簸行驶,这些场景都让人感到不适。

这种"技术过渡期"使得新系统难以立即大规模推广,只能在某些特定场景中作为补充,而不是完全颠覆现有系统。人工智能领域也面临类似的困境。

World最初也试图跳过这个阶段,直接将代币作为主角推出。但现在的新版本完全改变了策略:接受"基础设施反转"的现实,回归产品的实用性,走得更稳健更深入。

我们不应期望能创造出一款全球通用的钱包,却不与现有系统对接。入金、出金的流程必须像PayPal当年革新在线支付那样顺畅,否则难以实现主流化。

这就是为什么新版World App一上线就集成了主流支付工具。信任感、熟悉感和实用性一步到位。正是因为它愿意"向后兼容",才让传统金融有机会观察和尝试,而不是被直接淘汰。

这种思路也正在推动加密技术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应用。未来,这些技术也许能够正式登台,但在那之前,它需要在现有体系中"借道前行",完善流程,降低摩擦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许多加密机制(包括经济模型)只有在规模化后才能发挥效果。但要实现规模化,首先需要吸引用户。如果连基本的用户体验都无法保证,再完美的模型也难以落地。

加密技术的成败关键在于实际应用

与所有新技术一样,加密技术的成功并非注定。我们不应盲目相信一些过于乐观的预测。具体来说,"去中心化"这一加密技术的核心理念,也是它颠覆市场的关键贡献,从来都不是板上钉钉的事。

稳定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

为了与传统金融系统对接,加密世界创造了这种工具,确实很实用。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:中心化管理、封闭式网络的影子又悄然浮现。

我倾向于相信开放架构最终会胜出,但我们不能忽视,那些既得利益者不会轻易让新技术取代他们的地位。

Blania和他的团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押注:他们赌用户会重视数据的去中心化控制权,也赌企业会在这套系统上构建更好的用户体验。一旦去中心化身份开始冲击现有格局,将面临巨大挑战——中心化解决方案在用户体验和功能上天然具有优势。

因此,如果World想要弯道超车,第一步就是说服用户愿意提供自己的生物识别数据。美国市场的试点已经开始,我们很快就能看出他们能否在"隐私保护"和"便利性"之间找到平衡点。

当然,采取一种更温和的方式可能更明智:比如先发放一个大家熟悉的"认证徽章",可以在常用的应用中解锁额外功能。不必一开始就要求用户进行虹膜扫描。但这样做可能会降低身份认证的可靠性,容易被滥用或绕过。

Blania的判断可能是正确的。在与AI不断升级的对抗中,只有高标准的生物识别技术才能提供真正可靠的真人证明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能采取更温和的方式,避免一开始就把用户推向过于激进的选择。

参与空投的用户当然会踊跃注册,但这种刺激效果最多持续几天,一旦补贴停止,热度就会迅速下降。真正可持续的增长只能来自于日常价值的实现,这正是他们真正的机会所在。

如果World App能通过优秀的支付体验打开局面,再加上全球畅通的资金进出渠道,那么它就可能真正实现突破。

a16z:加密货币应用的误区,被曲解的三大真相

结语

现在看来,他们已经押上了全部筹码。接下来,我们需要关注的只有一件事:

加密世界能否真正进入主流市场?

无论World这次实验最终是否成功,我更希望看到的是,更多加密项目能够将注意力从"代币经济学"和"价格波动"转移到开发真正实用的日常产品上来。

因为这种转变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,但它是整个行业想要进入主流市场必须迈出的关键一步。

TOKEN1.3%
BTC0.04%
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,仅供参考(非陈述/保证),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,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。详见声明
  • 赞赏
  • 7
  • 转发
  • 分享
评论
0/400
SolidityJestervip
· 08-13 12:24
虹膜扫描这套又来啦?生物数据私密性谁负责
回复0
梗图收藏家vip
· 08-11 03:42
生意不亏,who赚钱who是大哥!
回复0
诗与远链vip
· 08-10 13:35
打着隐私的名义收集虹膜 懂得都懂
回复0
鸭鸭毛毛vip
· 08-10 13:34
不就是给人扫眼睛嘛 钱给够谁不干
回复0
熊市避险大师vip
· 08-10 13:33
扫描虹膜就给币?玩噱头玩魔怔了
回复0
Meme币操盘手vip
· 08-10 13:22
老实说,这个虹膜扫描的玩法完全是社会工程学的高手... 目前的模因传播速度指标正在尖叫
查看原文回复0
币本位思维vip
· 08-10 13:14
主打一个虹膜就是命
回复0
交易,随时随地
qrCode
扫码下载 Gate APP
社群列表
简体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