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加密市场对政策变化的反应:从ETF到关税言论近期与一些行业资深人士交流时,大家普遍感慨2024/2025年市场变化难以捉摸,许多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也难以盈利。有一种有趣的观点认为,2017/2018年是"社区驱动型市场",新的资产发行模式创造了财富效应;2020/2021年是"技术驱动型市场",新的资产应用(如DeFi/NFT)带来了财富效应;而2024/2025年则可能是"政策驱动型市场",市场变化主要取决于政策的变化。本文将聚焦于近期的政策驱动型事件,探讨政策性公开信息对加密货币价格的影响程度。在此之前,需要提出一个重要假设:人们对长期持续出现的信号会产生麻木感(原因包括各种策略的磨平、人们感知的迟钝等)。自2024年ETF获批以来,除传统的交易所资金费率、借贷利率、波动率、K线等技术指标外,ETF的每日净流入/流出数据也成为市场参与者判断价格走势的重要参考。那么,市场如何看待这些数据?这些数据是否会显著影响价格?以ETH为例,其价格与ETF的流入/流出呈现正相关性(前一天净流入,则次日价格上涨概率较大,反之亦然)。而BTC价格走势与ETF净流入/流出的相关性则不那么明显,特别是在11月某位政治人物胜选后,这种走势预测相关性逐渐减弱。总体而言,市场对公开市场信息(指这类直观的市场信息)的敏感度会逐步降低,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信息完全失效。接下来,我们来看看某位政治人物最近关于关税的几次言论:2025年2月1日: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25%关税,对加拿大能源进口征收10%关税,将于2月4日生效。2025年2月13日:宣布对所有外国钢铁和铝制品征收25%关税,计划3月12日实施。从4月2日起对所有外国进口商品征收"对等"关税。2025年3月4日:此前宣布的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正式生效。2025年3月7日:宣布将对加拿大乳制品和木材征收新关税,预计3月11日实施。2025年3月11日:宣布将对加拿大的钢材和铝材额外征收25%关税(总计50%),预计3月12日生效。同时要求加拿大撤销对美国乳制品的关税。数据显示,第一次(2月1日)和第三次(3月4日)关税言论的市场反应最大,第二次(2月13日)和第四次(3月7日)反应较小,第五次(3月11日)甚至出现小幅上涨。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已经对这些关税言论产生了免疫?结合ETF流入/流出情况分析,3月1日前BTC ETF就已出现大规模流出,推测是为了避险或离场。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剩余的ETF持有者对关税议题的反应较小。毕竟,想撤离的投资者已经退出。3月4日和7日的情况也值得关注。3月4日的关税征收虽在市场预期之内,但受日本央行加息影响,市场反应更加剧烈。3月7日的关税言论影响有限,部分原因是当天恰逢某重要峰会和战略储备消息落地,市场预期超过了实际政策影响。虽然人们对长期持续的信息可能会感到麻木,但关税议题尚未达到这种程度。3月11日的市场反应看似"脱敏",实际上可能是因为避险资金已经撤离,留在场内的交易者已将"关税"因素纳入考量。市场并非真正麻木或脱敏,而是在精心计算风险。那么,你还会在意某位政治人物的言论吗?
政策驱动市场的新趋势:ETF数据与关税言论如何影响加密价格
加密市场对政策变化的反应:从ETF到关税言论
近期与一些行业资深人士交流时,大家普遍感慨2024/2025年市场变化难以捉摸,许多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也难以盈利。有一种有趣的观点认为,2017/2018年是"社区驱动型市场",新的资产发行模式创造了财富效应;2020/2021年是"技术驱动型市场",新的资产应用(如DeFi/NFT)带来了财富效应;而2024/2025年则可能是"政策驱动型市场",市场变化主要取决于政策的变化。
本文将聚焦于近期的政策驱动型事件,探讨政策性公开信息对加密货币价格的影响程度。在此之前,需要提出一个重要假设:人们对长期持续出现的信号会产生麻木感(原因包括各种策略的磨平、人们感知的迟钝等)。
自2024年ETF获批以来,除传统的交易所资金费率、借贷利率、波动率、K线等技术指标外,ETF的每日净流入/流出数据也成为市场参与者判断价格走势的重要参考。那么,市场如何看待这些数据?这些数据是否会显著影响价格?
以ETH为例,其价格与ETF的流入/流出呈现正相关性(前一天净流入,则次日价格上涨概率较大,反之亦然)。而BTC价格走势与ETF净流入/流出的相关性则不那么明显,特别是在11月某位政治人物胜选后,这种走势预测相关性逐渐减弱。
总体而言,市场对公开市场信息(指这类直观的市场信息)的敏感度会逐步降低,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信息完全失效。
接下来,我们来看看某位政治人物最近关于关税的几次言论:
2025年2月1日: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征收25%关税,对加拿大能源进口征收10%关税,将于2月4日生效。
2025年2月13日:宣布对所有外国钢铁和铝制品征收25%关税,计划3月12日实施。从4月2日起对所有外国进口商品征收"对等"关税。
2025年3月4日:此前宣布的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正式生效。
2025年3月7日:宣布将对加拿大乳制品和木材征收新关税,预计3月11日实施。
2025年3月11日:宣布将对加拿大的钢材和铝材额外征收25%关税(总计50%),预计3月12日生效。同时要求加拿大撤销对美国乳制品的关税。
数据显示,第一次(2月1日)和第三次(3月4日)关税言论的市场反应最大,第二次(2月13日)和第四次(3月7日)反应较小,第五次(3月11日)甚至出现小幅上涨。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已经对这些关税言论产生了免疫?
结合ETF流入/流出情况分析,3月1日前BTC ETF就已出现大规模流出,推测是为了避险或离场。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剩余的ETF持有者对关税议题的反应较小。毕竟,想撤离的投资者已经退出。
3月4日和7日的情况也值得关注。3月4日的关税征收虽在市场预期之内,但受日本央行加息影响,市场反应更加剧烈。3月7日的关税言论影响有限,部分原因是当天恰逢某重要峰会和战略储备消息落地,市场预期超过了实际政策影响。
虽然人们对长期持续的信息可能会感到麻木,但关税议题尚未达到这种程度。3月11日的市场反应看似"脱敏",实际上可能是因为避险资金已经撤离,留在场内的交易者已将"关税"因素纳入考量。
市场并非真正麻木或脱敏,而是在精心计算风险。那么,你还会在意某位政治人物的言论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