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市公司数字资产创新引争议 Web3概念包装存风险

新兴资产模式引争议:上市公司数字化尝试引发争论

近期,某上市公司的数字化资产运营尝试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该公司推出的数字藏品和非金融实物资产(RWA)产品,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巨大关注度,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多争议。

从黄蜂哥NFT到千万RWA,解析海南华铁双重争议

这家公司首先推出了一款绑定品牌推广收益权的数字藏品。持有者在满足一定条件下,可以连续三年获得与公司股票分红金额等值的现金收益。随后,公司又宣布完成了首批1000万元非金融RWA产品的发行,将工程设备的使用权和运营权进行数字化映射。

表面上看,这些做法体现了Web3理念,实现了资产数字化、用户激励和话题传播。然而,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,这些"创新"其实都在监管的灰色地带游走,存在诸多潜在风险。

首先,无论是数字藏品还是RWA产品,其权益结构都不够清晰。用户获得的收益完全依赖于公司的单方面承诺,缺乏法律保障。一旦出现争议,用户可能面临无处申诉的困境。

其次,将言论管控与收益激励相结合的做法,实际上是对用户表达自由的限制。这种模式如果被广泛效仿,可能会扭曲数字社区的生态。

最后,RWA产品的设计虽然暂时避开了某些监管红线,但其本质仍然接近于金融产品。如果未来进一步扩大规模或引入更复杂的交易机制,很可能触碰非法集资的边界。

对于普通用户而言,购买这类产品时需要认识到,它们并不等同于真正的财产权利或股权凭证。所有权益都缺乏法律保障,风险完全由用户自担。

对于数字资产行业的创业者来说,不应将这种模式视为典范。虽然它在短期内解决了传播和热度问题,但并未真正建立起可持续的法律结构和用户信任机制。

总的来说,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来自传统企业的创新尝试,但这些尝试应当建立在合法、透明、可持续的基础之上,而不是仅仅用Web3概念包装旧有模式。对监管边界的试探并不等同于真正的制度突破,相关各方都应当保持警惕。

从黄蜂哥NFT到千万RWA,解析海南华铁双重争议

RWA17.7%
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,仅供参考(非陈述/保证),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,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。详见声明
  • 赞赏
  • 7
  • 分享
评论
0/400
DAO会议翘课生vip
· 07-31 07:16
想割韭菜都不会包装了 烦
回复0
币圈资深幸存者vip
· 07-30 19:48
这圈子炒过啥没见过?说白了就是换层皮的割韭菜
回复0
MintMastervip
· 07-28 14:41
又见一个打着web3旗号圈钱的
回复0
NewPumpamentalsvip
· 07-28 14:39
割韭菜新套路 溜了溜了
回复0
LiquidatedDreamsvip
· 07-28 14:38
早晚要暴雷 可怜韭菜还在追涨
回复0
GasFeeCryervip
· 07-28 14:24
割韭菜新套路罢了 也就零散韭菜会上当
回复0
NewLiquidationWatchervip
· 07-28 14:18
又见资产数字化这套把戏 差不多得了
回复0
交易,随时随地
qrCode
扫码下载 Gate APP
社群列表
简体中文
  • 简体中文
  • English
  • Tiếng Việt
  • 繁體中文
  • Español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Français (Afrique)
  • Português (Portugal)
  • Bahasa Indonesia
  • 日本語
  • بالعربية
  • Українська
  • Português (Brasil)